
广州食品废水处理方案
广州某食品公司主要以科研、生产、销售、及食品加工为主,生产过程中会排放一定量的食品废水,主要分为泡豆水和生产线废水,生产线废水属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其COD值高达20000mg/L,若直接排放,势必会对整个水体、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危害,因此需要对此类废水进行处理达标后才能排入受纳水体。此类废水中含有大量植物蛋白、草酸、胶原体等易被微生物降解的物质废水B/C适宜,可以满足生化条件。
该公司在生产经营的同时,对环境保护十分重视,已经投资建设了1座污水处理站。原有污水处理站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原水→好氧池→沉淀池→出水
该系统存在如下问题:
1、从原有废水站提供的运行数据可知,由于原有废水站设计缺陷问题,导致系统废水的出水一直不能达标;
2、未设置有有效的隔渣处理设施,较多豆渣容易影响后续处理系统的处理效果;
3、现有污水站好氧池总容积约100m3,单独采用“好氧”工艺进行处理,不能够满足现有废水水质浓度高(高达20000mg/L)的处理需求,需要采取高处理负荷和处理能力的工艺进行来处理;
4、废水腐败酸化严重,臭气产量大,大量的水解酸化间接造成好氧微生物生长受到抑制,影响好氧反应的去除效率,另外,废水腐败产生的气味污染厂区及厂区周边的环境。
现该公司计划投资进行改造、扩建,项目建成后,日排放污水量预计达到150T/D,由于远远超出现有设施的处理能力,因此必须建设新的污水处理设施,对新项目的污水进行处理。建设后废水执行《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第二时段一级标准。本工程主要采用“预处理+水解酸化+UASB+接触氧化”处理工艺,该工艺具有处理效率高、处理负荷高、投资低、运行费用低、运行稳定、有沼气产生等优点,可确保出水稳定,长期达到一级排放标准。
另该公司污水由于水质波动较大,现有设施处理效果难以保持稳定,在设计污水处理设施时也必须考虑对原有设施进行改造,保证整个项目的稳定运行。
根据上述情况,我司对该项目提供工程治理设计方案。本污水治理工程包括改造设计、土建施工设计、设备安装以及工程调试等全部内容。
1.设计废水水量
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污水处理站综合处理能力为150T/D,主要分为以下两种废水,泡豆水:30T/D;生产废水:120T/D。运行时间按24h/d设计。
2.废水进水水质
根据该单位提供的生产工艺分析,废水主要来自于泡豆水、生产工艺废水等,废水中含有大量植物蛋白、草酸、多糖、维生素及其他有机物。
根据我司对贵司提供的水样进行了具体的化验和小试,其测验结果如下表1:
表1:建设单位提供的水样化验数据表
污染指标 | COD(mg/L) | |||
泡豆水取样 | 生产线上取样 | 总排口取样1 | 总排口取样2 | |
原水 | 3749.6 | 22846 | 21538 | 26160 |
混凝沉淀后 | / | 17352 | 15565 | 18006 |
由上表知,总共取了4个水样,泡豆水水质较清,但经化验结果COD仍有3700mg/L以上;生产线上以及总排放口COD浓度较高,高达20000mg/L以上,水质较浑浊,经过混凝沉淀后,沉淀效果不够好,容易发生上浮,混凝分离出来的泥渣量较多,但COD去除效率可以达到20-35%。
根据我司经验,结合污水处理站实际运行时间和运行周期估算,决定设计进水水质如下表2:
表2:进水水量水质指标
污染指标 | pH | COD(mg/L) | BOD(mg/L) | SS(mg/L) | 氨氮(mg/L) |
生产来水 设计水质限值 | 5.0-5.5 | 28000 | 10000 | 11000 | 100 |
污水站设计总的有机物量为4200kg/d,需去除的有机物的量为4186.5kg/d。
根据业主要求规划,废水经处理后出水执行《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中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具体相关指标如下表3所示(单位为mg/L):
表3: 出水指标排放标准
项目 | 《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一般排污单位 |
pH | 6~9(无量纲) |
BOD5 | 20(mg/l) |
COD | 90(mg/l) |
SS | 60(mg/l) |
氨氮 | 10(mg/l) |
磷酸盐 | 0.5(mg/l) |
LAS | 5(mg/l) |
动植物油 | 10(mg/l) |
根据该项目的现状和漓源环保大量实验的结果,我司提出如下建议和设计思路。
(1)合理改造原有设施,将原有的好氧池和沉淀池改造为水解酸化调节池及隔渣池。解决浮渣量大的问题,进行水质水量调节,既保证了污水系统的稳定运行,又大幅度的利用了原有设施,避免投资浪费。
(2)原有项目对废水的预处理不够,本项目预处理的难点就在于废水中含有的悬浮物,如果废水能进行妥善的预处理,解决浮渣问题,并避免预处理污泥腐败严重,将可避免对后续处理系统造成冲击,保证系统稳定运行。我司计划对该废水采取“旋转滤网+物理沉淀”的预处理工艺。
(3)根据该公司提供的资料,虽然污水处理站设有3级好氧系统,但由于前端没有设置厌氧系统,好氧池停留时间也很短,好氧系统目前承受着远超过其处理能力的负荷,负荷过高导致难以正常开启。必须增加高处理负荷的“厌氧”工艺进行处理,从我司类似工程经验及实验室小试过程中看,在微生物没有经过驯化的情况下厌氧出水从COD5000mg/L左右降低到550mg/L,好氧系统污水COD浓度从550mg/L左右降到了50mg/L以下。
(4)考虑混凝沉淀沉淀效果不佳,容易导致跑泥现象,设计将废水直接进入UASB厌氧反应池进行处理。
(5)氨氮需要通过“好氧”工艺进行处理。另外,原有的好氧池已经不能满现有废水处理水量的要求,需要新增好氧池进行处理。
(6)将厌氧系统产生的沼气进行收集,产生的经济效益可抵消污水处理成本,提供项目的经济性。
来自厂区的生产废水流经污水处理厂调节池收集,经提升泵提升后进入预处理段,去除细小悬浮物杂质等。废水再流入厌氧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调节后,通过厌氧菌、好氧菌的代谢作用降解去除大部分的COD、BOD等污染物,并进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剩余污泥和沉淀池的沉泥经污泥提升泵一部分回流至好氧池,其余输送至污泥池,浓缩后的污泥输送到污泥脱水机房,进一步减低污泥含水率,脱水后的泥饼运出厂外妥善处置。浓缩池上清液及脱水机房滤液经管道输送至调节池重新处理。
表4: 工艺预计处理效果一览表
序号 | 项目 | COD(mg/L) | BOD(mg/L) | 备注 | |
处理单元 | |||||
1 | 滤网+沉渣池 | 进水 | 28000 | 10000 | |
出水 | 16800 | 6500 | |||
去除率 | 40% | 35% | |||
2 | 水解酸化 调节池 | 进水 | 16800 | 6500 | |
出水 | 13440 | 5070 | |||
去除率 | 20% | 22% | |||
3 | UASB 厌氧池 | 进水 | 13440 | 5070 | |
出水 | 1344 | 405.6 | |||
去除率 | 90% | 92% | |||
4 | 多级 接触氧化池 | 进水 | 1344 | 405.6 | |
出水 | 87.4 | 18 | |||
去除率 | 93.5% | 95.5% | |||
出水标准(COD) | <90 | <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