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装制剂类制药是将各类原料药与一定的辅料通过混合、加工等制造各种药物制剂的过程。包括固体制剂、注射剂、软膏剂、栓剂、气雾剂和喷雾剂、透皮制剂以及其它制剂等。各类制剂生产废水的污染物含量、成分因其生产工艺不同亦会有所区别。需注意的是,在我国混装制剂类制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不适用于中成药制剂企业。
按照混装类制剂废水的特性,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固体制剂
其生产工艺是将药物粉碎、过筛、混合后,制粒成颗粒剂,或将颗粒加以压片制成片剂,胶囊剂则是将散剂或颗粒剂填充制成。
可见其生产废水来源较为简单,一般是生产过程中的容器清洗废水、设备清洗废水及生产车间地面冲洗水,主要污染物质来源于设备清洗废水,其COD浓度较高,但产生水量较小,经与其它废水混合后污染物浓度不高,属于中低浓度废水。
2、注射剂
注射剂类废水主要来自于纯化水和注射用水制备过程中产生的酸碱废水、包装溶气的洗涤水以及生产设备和厂房地面的冲洗水等。其中清洗水占绝大部分,因此注射剂类废水亦属于低浓度有机废水。
3、其它制剂类(除固体制剂类和注射剂类的其它制剂产品)
其生产废水与固体制剂类生产废水类似,主要为设备冲洗废水及地面冲洗水。
综上所述,混装类制剂废水为中低浓度废水,污染物为常规污染物质,在污水处理上,一般仅需考虑COD、SS的去除。对于低浓度的注射剂类废水,其生产废水水质较好,应考虑回用技术。
混装制剂废水一般可直接采用好氧生化法进行处理,或经由预处理后即可排入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对于回用水,可采用物化法、物化生化法等。
预处理一般采用混凝沉淀去除废水中的COD、悬浮物,经沉淀后废水COD去除率可达30%~50%,适用于排放要求不高的废水。生化法可采用相对成熟的接触氧化法、SBR、活性污泥法等,处理设施运行稳定,出水可达到《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的一级排放标准。回用水可在生化后加以过滤或膜分离技术。需根据排放或回用标准来确定不同的处理工艺。